展览解说
1F
15.在富士山顶祈祷
[失落的佛国]
在“神佛习合”(神道教与佛教融合)的宗教背景下,富士山曾被赋予了浓厚的佛教色彩。其山顶被比作一朵巨大的莲花,围绕中心火山口不规则排列的峰岳合称“御八叶”(八枚花瓣),每“瓣”的名字都取自一位佛教神明,比如“药师岳”出自药师如来,“观音岳”则取自观音菩萨。人们相信,巨大的火山口内部是浅间大菩萨(浅间神)的圣域——在神佛习合时期,它被视作根本佛大日如来的化身。
“火山口钵巡”为顺时针方向依次参拜各峰。
然而,1868年明治新政府严令“神佛分离”,抹除了富士山上一切佛教痕迹。佛像被移下山,甚至直接销毁。峰岳的名字也被改掉:药师如来的药师岳改变了读音,从代表佛名的“Yakushidake”变成了代表古时医师的“Kusushidake”;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观音岳变成了伊豆岳。当年富士山顶的小佛国,到如今只余回忆。
[御来迎与御来光]
-御来迎:阿弥陀佛现身-
条件合适时,背对东升旭日的登山者可能看到富士山顶对面的晨雾中出现一个七彩宝光环绕的巨大人影。这种现象也叫“布罗肯幽灵”,其实是观者自己被投射放大的影子,因常见于德国布罗肯峰得名。富士讲巡礼者称之为“御来迎”。
所谓御来迎,本意是阿弥陀佛现身迎接过世的虔诚信徒进入西方净土。只是在富士山略有不同:峰顶即被视为彼岸世界,登山者进出这一神域,便相当于获得了灵魂的新生,若还能看到阿弥陀佛现身,就是额外的感动和吉兆了。
-御来光:光明出现-
如今在富士山仍有可能看到御来迎,但人们或许更愿意将它视作纯粹的自然现象。倒是日出东方时的“御来光”更受追捧。和晨昏时分太阳刚好嵌入峰顶山口的“钻石富士”一样,御来光如此受欢迎,说明对于现代登山者而言,这座代表着日本的高山依然以其无限广阔的风景而充满了吸引力。